【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晨阳】编者的话:随着美国萤火虫航天公司的“蓝色幽灵”探测器2日在月球表面成功降落,世界迎来今年的探月热潮——继“蓝色幽灵”之后,美国“直觉机器”公司的“雅典娜”探测器计划3月6日落月,日本ispace公司的“坚韧”月球探测器则在数月后尝试降落。今年年底前,“直觉机器”公司的另一个探测器、航天机器人技术公司的“格里芬”探测器、蓝色起源公司的“蓝月亮”着陆器等都将开启月球之旅。
“蓝色幽灵”探测器2日在月球表面成功着陆。图为其阴影映在月球表面的照片。(视觉中国)
“首个成功落月的私营月球探测器”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3月2日称,“蓝色幽灵”探测器携带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多种科研设备,于北京时间2日16时34分成功降落在月球表面。据介绍,“蓝色幽灵”探测器于今年1月15日搭乘“猎鹰9”号运载火箭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发射升空,经历漫长的飞行后顺利进入环月轨道。在落月过程中,它从100公里高的月球轨道借助精密的自动驾驶仪缓慢下降,最终成功降落在月球东北部名为“危海”的地区。
美联社称,“蓝色幽灵”探测器在月球表面稳定着陆,使萤火虫航天公司成为第一个将探测器送上月球且没有坠毁或翻倒的私营公司。报道称,即使是很多国家机构研制的月球探测器在降落过程中也步履蹒跚,此前只有5个国家成功落月。去年2月,美国“直觉机器”公司的 “奥德修斯”探测器在月球着陆,成为自1972年“阿波罗17”号登月以来首个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的美国航天器,但“奥德修斯”在降落时侧翻,导致任务提前终止。萤火虫航天公司将“蓝色幽灵”形容为该公司首个“完全成功着陆月球”的探测器,“在月球上的一小步代表着商业探索的一大步”。
萤火虫航天公司称,“蓝色幽灵”探测器总质量约1300公斤、高约2米,宽3.5米,这种低矮的四足外形设计提供额外的稳定性。它汲取了之前“奥德修斯”降落时侧翻的经验教训,重新优化了下降时的自主探测和控制程序,最终实现安全着陆。
美联社称,NASA为“蓝色幽灵”任务支付1.01亿美元,并提供了价值4400万美元的科学仪器。“蓝色幽灵”将在月球表面持续运行14天,直至进入月夜。它将使用NASA提供的10台科学仪器,开展月球地下钻探、风化层样本采集、X射线成像、耐辐射计算等多项任务。
“蓝色幽灵”着陆的危海地区是一个宽达340英里的盆地,由远古小行星撞击而成。“这里的月球地形被认为与美国宇航员在‘阿波罗’登月计划期间访问的大多数着陆点不同,但更能代表月表特征。”NASA科学任务局负责人福克斯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是一个具有科学战略意义且富有成效的地点,我们把目光投向了这里,是因为我们未来的宇航员将从这里收集具有科学意义的月球样本并带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