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核电,各国之间不得不使出换身解数研究更加科学且安全的核反应堆,而在这方面的技术中国堪称典范,中国“华龙一号”核电站成为中国在国际上一张响亮的名片。
坐落于福建福清的“华龙一号”核电站,也被誉为“全球首堆示范工程”,它拥有着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年发电能力超200亿度,而这相当于累计节约标准煤炭6240万吨。除了能够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煤炭的损耗,同时对于环保工程也有重大意义,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50万吨。这样的减少,相当于植树造林约14亿棵。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华龙一号”从建设到技术,皆是我国自给自足,突破了我国需要依赖国外技术支持的局面。
在“华龙一号”核电站攻关的技术领域中,获得了700多项国内专利,以及120多个软件著作权,甚至其中还有65项得到国际专利授权,也就是说有且仅有中国才有的技术,覆盖了专用设计软件、燃料技术、设计技术、运行维护技术等诸多领域。随着“华龙一号”核电站的成功落成,我国的核电技术得到了更高一层,成功跻身于世界一流技术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华龙一号”为了能够避免重蹈历史悲剧,比如诺尔切、日本核泄漏等惨痛的教训!
我国在建设“华龙一号”的结构上可谓是付出良多,可抵御17级台风9级地震,不仅如此,我国专家在做出相关介绍的时候,还表示“华龙一号”还能防弹,目前人类安全级别最高的核电站。
核电作为一种低碳的清洁能源,能够在能源方面满足更多人口的需求,从而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在世界能源供给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中国核电站从无到有的这个过程。
从一颗螺丝钉、一根电线、基础技术等都需要从国外学习,到如今已经形成领先于国际水平的核电技术,更是形成了高水平工业创新链和产业链。
能够跻身世界核能技术第一方阵,对中国来说是实至名归,而“华龙一号”也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名片,成为核电技术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