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晶体管在信号的放大和开关中起着关键作用,几乎在所有电子设备中都不可或缺,从智能手机到汽车无不如此。然而,硅半导体技术因一种基本的物理极限所制约,无法在低于某个电压的情况下运行。
这种极限被称为“玻尔兹曼压制”,限制了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的能效,尤其在当前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能效问题尤为突出。
为了解决硅材料的这一根本性限制,MIT 的研究人员采用一套独特的超薄半导体材料,制造出一种不同类型的三维晶体管。
他们的器件采用仅几纳米宽的垂直纳米线设计,能在远低于传统设备的电压下高效运行,同时性能媲美最先进的硅晶体管。
“这种技术有可能取代硅,使之具备目前硅材料的所有功能,但能效更高,”MIT 博士后、论文主要作者 Yanjie Shao 说。
这些晶体管利用量子力学特性,在几平方纳米的面积内实现了低电压操作与高性能的平衡。由于体积极小,这些 3D 晶体管能够在计算机芯片上实现更高的集成密度,从而造就快速而高效的电子设备。
“在传统物理学的框架下,我们能走的路有限。但 Yanjie 的研究展示了通过不同的物理机制,我们能取得更好的成果。尽管这种技术商业化面临诸多挑战,但从概念上看,这确实是一项突破,”论文的资深作者、MIT 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EECS)Donner 工程教授 Jesús del Alamo 说。
该论文的合作者还包括 MIT 核工程系东京电力公司教授兼材料科学与工程教授 Ju Li、EECS 研究生 Hao Tang、MIT 博士后 Baoming Wang,以及来自意大利乌迪内大学的教授 Marco Pala 和 David Esseni。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Nature Electronics 期刊上。
超越硅的极限
在电子设备中,硅晶体管通常用作开关。对晶体管施加电压后,电子会跨越一个能垒,从而使晶体管从“关”变为“开”,即完成一次开关操作。通过这种开关过程,晶体管以二进制方式进行计算。
晶体管的“开-关”斜率反映了开关转换的陡峭程度。斜率越陡,开启晶体管所需电压越低,能效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