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吧,这就是自家人做系统的好处,啥都考虑到了,直接拿过来用就行。
这样的优势也体现在了原生互联上,虽然很多厂商现在都在说互联,但原生鸿蒙互联的基因是从底层开始搭建的。
以往别的系统上搞互联,可能会这个地方用一个链接方式,另一个地方又在用另一个链接方式。但鸿蒙不一样,它在搭建互联体系的时候,将很多公共通用的协同能力整合到了一块。
然后再由系统统一给应用提供分布式互联控件,极大简化应用的开发难度。所以我们会发现很多小应用也能很轻松地做到互联,给用户带来更多更实用的功能。
所以其实为啥三方应用们都乐意去适配原生鸿蒙呢?不光是因为华为给到的技术支持更加全面,能让开发更高效。更重要的是,主动适配原生鸿蒙,能很便捷地利用鸿蒙提供的技术底座开发出更有意思的功能,这是真的有肉吃啊。
还有就是,很多原生鸿蒙立的新规矩,并不是直接摁头就加在三方应用上的,而是让生态伙伴们也体验到跟着原生鸿蒙的路子走虽说拘束了些,但也有更多的实际好处。
之前在给大家聊原生安全的时候,就有差友留言说,原生鸿蒙把应用都管的那么严,会不会导致应用们不乐意配合呢?
可实际上,大伙儿还是很配合的。
一开始我也不懂为啥,直到后面我用上了鸿蒙版的微信——微信遵循原生鸿蒙的安全访问相机规则之后,拍照直接调用系统自带相机,拥有了变焦这些更进阶的功能。
对于微信自己来说,虽然牺牲了一点自由度,但可以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给用户更多更实用的功能。
话又说回来,鸿蒙从跟大家见面到现在完全独立自主,也有 5 年了吧。
从一开始兼容安卓,逐步替换部分功能和底层代码,到现在完全自研,甚至在很多功能和资源整合能力上,远远超越了安卓。
这 5 年说长不长,但也不短了,要在这几年的时间,做出整个系统确实很难,这毕竟是一条国内没有人走过的路。
背后要付出的努力,还真就不止大会上说的这些,咱也能看在眼里的:华为作为主导自然不用说,数万名研发工程师的投入、超过 1.1 亿行代码的产出, 4 个大版本的更新。
打开华为开发者社区,各种鸿蒙开发相关的,不管是经验分享、还是问题回答,都非常多。甚至还衍生出了生态伙伴之间相互借鉴适配经验的好氛围,比如适配的比较快的小红书,干脆整了一个 “ 先锋指南 ”
原生鸿蒙仿佛变成了一个互帮互助,相互学习的班集体。这在其他从零开始搭建的系统里,是很难看到的。
当然啦,原生鸿蒙到现在可能还不是一个完美的系统,好在它的更新速度基本都是以天计的。
特别是 9 月以后,基本上就已经会是一天一更的状态。我自己前两天反馈 WPS 跨端互联适配的问题,第二天就被解决了,世超在平板端发现 B 站画面适配有点问题,还没来得及整理问题,转天再想录屏反馈,惊讶的发现这个问题也被解决了。
可能也跟原生鸿蒙生态越来越强大,生态伙伴们跟着华为越来越 “ 卷 ” 了有关系吧。
以至于我现在都养成习惯了,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检查下鸿蒙和软件们有没有更新。
越是深入使用鸿蒙,越会喜欢它很多细节。但不可否认,它现在还是个孩子,相比有着十几年历史的安卓和 iOS ,它没有那么成熟,但它最大的优点是上限远比他们高。
每一天它都在成长,而它的父母老师不光是华为、也不止有生态伙伴们、还有庞大的用户们。
所以我们可能还要再加把劲儿给鸿蒙提 bug ,向世界证明,有事儿我们也真一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