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大地震,面波震级高达8.0级。
地震不仅造成大量房屋倒塌,还严重损毁了当地的通信系统。
国家电信管理局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29日下午3点,四川、甘肃、陕西三省累计受灾电信局所3897个,移动通信、小灵通基站累计损毁28714个,光电缆损毁28765皮长公里,累计通信电杆倒断142078根。
四川重灾区八个县与外界的通信联系一度完全中断,成为信息孤岛。
危急时刻,我国北斗卫星提供的短报文服务,成功为灾区一线和指挥部建立了实时通道,在决策、搜救、医疗等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14年后,华为发布Mate50系列手机,这是全球首款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开启卫星通信民用时代。
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高昂的价格让人望而却步。
卫星通信手机,何时才能走进千家万户?
众所周知,手机通信需要通信基站提供信号。
受益于完善的基础设施,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很少会遇到手机没信号的情况。
实际上,通信基站提供的信号,只覆盖了地球不到10%的面积。
辽阔的大海之上,巍峨的高山之巅,茂密的丛林之间,没有基站,亦没有信号。
特别是,如果遭遇洪水、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通信基站可能被毁坏,手机失去信号。
此时,人们只能依靠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顾名思义,就是利用通信卫星进行通信。
卫星通信架构
早在1984,我国就发射了第一颗静止轨道实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实验卫星,为固定用户提供卫星通信服务。
2021年,我国成功构建了全规模、完整的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为移动用户提供卫星通信服务。
除了传统的卫星电话外,我国还搭建了另一套卫星通信系统,即北斗短报文。
大部分定位卫星只提供定位功能,不具备通信能力。
我国在设计北斗定位卫星时,充分考虑了卫星的通信能力,将通信能力和定位能力结合,设计了双向收发短报文的能力。